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人的一切行为动机可以大致概括为两个:一个是寻找快乐,另一个是规避痛苦。遗憾的是,我们的教育和培训长期以来让人们感受到的多是痛苦,少数组织的成员甚至到了谈教育和培训即“色变”的地步。 2018-08-28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人的一切行为动机可以大致概括为两个:一个是寻找快乐,另一个是规避痛苦。遗憾的是,我们的教育和培训长期以来让人们感受到的多是痛苦,少数组织的成员甚至到了谈教育和培训即“色变”的地步。 2018-08-28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培训师与学员之间建立平等、信任与亲和的关系 2018-08-28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帮助学员之间建立平等、融洽与合作的关系 2018-08-28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我所讲授的课程,在每次正式授课之前,我都会经过长时间的思考,数十次的练习。理论部分我一定要理解而不仅仅是记忆(记忆指能够重复理论表述,理解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联系实际去讲述理论);工具部分我都会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多次运用,体会其中的难点。 2018-08-28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“百功老师,有人告诉我若紧张就可以不看下面的学员,或将学员当‘土豆、木头’,甚至当‘傻瓜’,这样有用吗?” 2018-08-28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学员接受培训后,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,不能带来个人绩效的改善,不能提高组织绩效,那么再好的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,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。怎么让学员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、工具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? 2018-08-28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在讨论的过程中,学员必然用旧知阐述新知 2018-08-27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,培训师应该充分调动左右脑,不能只用“讲授” 2018-08-27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力易分散如果学员很希望学习某方面的课程 2018-08-27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2009年5月,因母亲去世,我悲痛至极,故不能按期为客户授课。国内某大型知名乳业公司的《领导者之剑》课程就找了其他培训师。课后,企业培训管理者给我打电话说:  “百功老师,前天上课的这个老师讲完原因分析后问学员懂没懂,部分学员说没懂,培训师却说没懂就对了,这个课不...... 2018-08-27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选择真正有需求的学员参加培训部分企业为了节省开支 2018-08-27
-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发现问题真正有效的培训,其第一步一定是诊断学员和组织的需求,以期发现问题。这项工作不应该只是形式上的,而应该踏踏实实去做。但现实中,部分受训组织、学员因为各种原因,不认真配合调查需求;部分培训师也只是例行公事,发个调查表而已,调查表收上来也不看。 2018-08-27